English

公交调价跟踪调查

2000-01-15 来源:生活时报 ■爱利德 沈健 我有话说

北京市宣布自12月10日起调整公交地铁票价,迄今已有一个月了,老百姓对此次交通费普调的心理反应如何,对北京市公交的态度是否有所变化呢?针对这些问题,北京爱利德咨询公司进行了一次专项民意调查。

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,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。根据对422个被访样本的问卷调查发现,票价上浮对于个人日常出行的影响程度不一。受影响较大和很大的人群共计6%,稍有影响的占49%,几乎没有任何影响的居民占45%。因此,不论政府部门是否想运用价格杠杆展开对当前消费疲软的前哨战,从月度跟踪调查来看,此次公交费用调整的影响力和冲击力比较弱,不会引起居民心理层面的大面积波动。

“大公共”对北京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,它已成为北京人生活画面的重要点缀,也是北京一大特色。调查显示,“大公共”仍是老百姓重要的交通工具,经常乘坐“大公共”的人数比例占74.4%。调查数据也表明,提起“大公共”,32.6%的人想到的是“拥挤”,21.2%的人想到的是“混乱”,16.7%的人想到的是“破旧”,还有12.5%的人想到的是“黄颜色”。从对北京市大公共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评价来看,认为“一般”的最多(46%),“比较差”居次(34%),“非常差”占7%,“很好”和“比较好”合计占13%。可以说,北京居民对公交车的联想基本上是负面的,对北京公共交通的消极评价远远高于积极评价。在将北京建设成环境优美、人心向往的旅游大都市过程中,如何减少并扭转公众对其的负面印象,公共交通便是重要的一个环节。北京市要改善公交运营状况仍然任重道远。

依据此次公交调价政策,公交夜班车、“6”、“7”、“8”、“特”字头线路、旅游车、双层车、专线车、小公共及地铁复八线试运区段不作价格调整(即零涨幅)。

数据表明,在调整后一个月的反应期内,乘车人态度未发生大的转变,购票群体(零售票和月票)仍占绝大多数;大公共乘客向地铁和其它交通工具分流不多;买月票的人群将超过买零售票的人群;对地铁联运票的需求相对较大;乘坐大公共仍以购买月票和零售票为绝大多数;逃票现象不可忽视。

在调查中,83%的大公共乘客对当前公交运营提出了个人建议。提及率比较高的建议见下表。

归纳这些建议,可以将建议者分为“质的改造者”和“量的改良者”两类。相应地将所有建议分成质的和量的两方面。比较两类群体,“质的改造者”(53.7%)略大于“量的改良者”(46.3%)。研究人员将前者归集为“制度创新”、“管理创新”、“观念创新”和“质量创新”四类;将后者从产品数量、资金数量、时间、价格和相关人数五种因素归纳。

改进公共交通的主要建议

1 增加线路、车次36.3%

2 增加车辆,提高数量20.3%

3 改进调度,加强管理9.1%

4 改善服务态度,增强服务意识,提高服务质量18.5%

5 改善道路状况8.3%

6 改进车型,加大车体空间5.1%

7 准点服务,加强时间观念6.0%

8 加大投资力度2.3%

9 提高乘务员素质,加强乘务员责任心2.3%

10打破公交垄断经营3.4%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